□陈丽萍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教育是“国之大计、党之大计”,实现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,归根结底靠人才、靠教育。作为教育工作者,更要学懂弄通其精神实质,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教书育人的能力和工作水平。
一、落实好“立德树人”根本任务。2018年5月2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中讲到,“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”。只有把立德与树人、育人与育才同时到位,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培养。离开人才培养谈立德,德就成了无根之木;抛开立德谈人才培养,人就成了无源之水。立德是根本,树人是核心,“立德”是“树人”的前提,“树人”是“立德”的目标。“立德”强调的是道德养成,就是要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。“树人”强调的是能力培养,就是要培养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”,要培养“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”。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,是办好高校的根本方针。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,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,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、中华传统美德教育、社会公德教育以及“工匠精神”教育,创新立德树人的方式和模式,创新教学培训方式,引导学生增强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自觉在政治立场、政治方向、政治原则、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。
二、回答好“培养什么人、怎样培养人、为谁培养人”这一根本问题。“培养什么人、为谁培养人、怎样培养人”始终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和根本问题。在2018年9月举行的全国教育大会上,习近平总书记系统总结了推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“九个坚持”,这“九个坚持”,不仅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做出了重大部署,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、建设教育强国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,还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、怎样培养人、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。习近平强调,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,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,办好我们的高校,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。即: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,为人民服务,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,培养德、智、体、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我国所有的高校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办的,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高校必须“姓党”“为党”,必须牢固树立“立校为党、办学为国”的理念,把高校办成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的坚强阵地,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,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。高校要做到“六个下功夫”,“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,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,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,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,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,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”。培养出更多更好能够满足党、国家、人民、时代需要的人才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教育基础、提供有力人才支撑。
三、培育好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。教育部发布《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》。《意见》明确提出,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,深化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,推进教师、教材、教法改革,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,加快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。今年,莆田市出台《关于加快培育集聚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实施意见(试行)》。要以职教为源,培养和集聚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,构筑创新创业创造高地,为推动莆田市产业转型升级、实现产业和人才“双轮”驱动。
“百年大计,教育为本。教育大计,教师为本。”这是对广大教师职业社会地位的诠释定位,更是对广大教师工作提出殷切希望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问题,2018年5月2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“教育兴则国家兴,教育强则国家强。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,今天,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需要,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,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……”作为高校教师,要做有理想信念、有道德情操、有扎实学识、有仁爱之心的“四有”好老师,做好“四个引路人”,即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,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,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,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。以德立身、以德立学、以德施教,为党育人,为国育才!
(作者为云鼎国际4118登录思政部主任、副教授)